五一假期,有官媒在微博发布出行教程,列举了“第一次坐高铁”“第一次坐飞机”等事项的全步骤。
(相关资料图)
本是暖心便民的举措,有部分网友却总想“角度清奇”,大发感慨,称“不会吧,这也要教?”“怎么这么多人好像没坐过高铁似的?”
也有人想当然地认为,“没坐过高铁,地铁总坐过吧?”
这些大表惊讶、甚至带点嘲讽的言论,总让我想起几年前的微博名场面:
在一条讨论英语教育的转发中,王思聪大剌剌打下一行字——9012年了还有没出过国的傻x?
事实上,即便是2023年,没坐过地铁、高铁和飞机的人,都比我们想象中更多。
而他们,从来就不应该成为被嘲讽的对象。
不止是“他”
没坐过飞机、没出过国,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儿吗?
趁着假期出行的热度还未消减,小视在社交平台上输入了“第一次坐飞机”的关键词。
实时更新的页面上,滚动着无数条真实的动态:
“人生第一次坐飞机,吓得抱住旁边的陌生姐姐。”
“第一次坐飞机,起飞比我想象得快。安全落地,手心都冒汗了。”
“选的窗口位置,大片的云朵好像棉花。”
在这些雀跃的记录下,不难看出暗涌着的兴奋。
这些新奇的人生的体验感,无疑是给假期最好的增色。
当然也有很多人会为“第一次坐飞机”而局促,他们坦诚地记录着那些生怕被人看出的怯懦心情,字里行间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小心翼翼。
“第一次坐飞机,去机场根本看不懂航班,也不好意思开口问,差点误机!”
“飞机餐原来是免费的,担心要额外交钱,愣是忍饿忍了三个小时。”
“登机时候空姐和我打招呼,我都不好意思直视她们,感觉自己像一个土包子。”
其实早在多年以前,互联网就流传过这样一个问题:“中国有多少人没坐过飞机?”
答案是,10亿。
尽管分明知道群体的庞大,但还是不自觉会为这个惊人数字而咂舌。
而这种情绪,在互联网的极速传播下更是引发了大面积的讨论。
原来,不止是为第一次坐飞机而忐忑,这种心情几乎裹挟并困扰着大多数人的生活。
有人聊起第一次去麦当劳的经历,学着电视广告里出现的一幕,把汉堡拆分开一层层吃掉。
不仅没有尝出同学们口中的“美味”,反倒被黏腻的沙拉酱沾满了手。
第二天上学,第一件事儿就是和周围的朋友们说起汉堡的难吃,那语气三分夸张,七分炫耀。
也有人谈起,自己在中学时段才第一次见到冲水马桶的经历,说自己完全不知道该怎么使用。
眼见着马上就要上课,听着隔壁一个接一个哗哗地冲水声,整个人都绷起来了,捣鼓来捣鼓去也没能搞懂用法。
直到上课铃打了几遍,再三确认厕所无人,才飞快地冲到水龙头用瓢子接水冲水。
不懂、不会,那又怎样?
其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为那些看似不可思议,却还没来得及经历的人生体验而自卑。
疆域本就辽阔,人生也还漫长,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无数个“第一次”。
正是那些“窘迫”的瞬间,构成了当下更为充实的“我”。
自媒体博主 @打工仔小张开创的《如何如何》系列,开启了生活科普的热潮。
“如何坐高铁?”“在医院如何挂号?”“如何办银行卡?”“如何寄快递?”
每一条视频都在教网友们如何一步步地去做那些看起来“日常到不能再日常”的小事儿。
博主的初衷很简单,“很多人都不需要,但是万一呢?万一有人需要呢?”
视频的爆火,也印证了无数人对于这些科普视频的需求。可在评论区,就有一些人在质疑那些寻求帮助留言的真实性。
“这都不会?不会是跟风演的吧?”
在他们的眼里,天下怎还会有人连这些个都不懂?
质疑夹杂着嘲弄,讥讽连带些炫耀。
话里话外总是执着于把背刺别人,当作一种优渥的张扬。
他们甚至还把这种居高临下的指责,冠冕堂皇成“厌蠢症”。
可是,没坐过飞机、不懂得流程,就是蠢嘛?
这些何不食肉糜的高高在上,才更荒唐些吧?
如今的互联网被粉饰得太光鲜了,推送给普罗大众的不是明星的珠光宝气,就是网红动辄一掷千金的奢豪。
在那些鼎沸声里,自然而然地消解掉了最真实的贫穷。
贫穷,正被折叠
其实人们本可以俯下身子去听,只是没人愿意。
多年前,名叫“麦子”的网友火了一篇随笔,叫《我努力了了十八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里面有这样一则故事,麦子在上海读硕士的时候,和同学讨论了一个纸业公司的营销案例。
同组同学提了这样的一个方案:让企业高档面巾纸产品开发瞄向9亿农民市场。
农村出身的麦子大为震惊,她看着那个有着3年工作经验、任职于某家中外合资公司的人事行政经理岗的同学,一字一句地问:“你知道,农民兄弟吃完饭都怎么处理嘴角油污的吗?”
然后,麦子朝着疑惑的同学做了一个用手背抹嘴的动作。
你看,那些未曾听见的声音,仍然存在,只是被折叠了。
我清楚地记得,互联网流传着的一个女孩的自白。
她说自己家里穷,用不起好的卫生巾,只能去买那种几块钱一大包的散装来用。
有一次,同学和她借卫生巾,她拿出自己的,却被同学嫌弃,对方甚至当着她的面把卫生巾扔了。
女孩自然很受打击,如果可以选,她当然也想用包装漂亮、还带着香味的那种。
但是,她用不起。
女孩想了个办法,她从卫生间的垃圾桶捡来别人扔掉的外包装,然后把自己散装的放进去。
帖子一出,满屏的恶意淹没女孩。
有人说她恶心,咒骂她“不得病才怪”;也有人说她虚荣,嘲讽她的小家子做派。
原来,贫穷面前没有共情,只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但在生活里和女孩一样的,绝不在少数。
在某购物平台,20块钱100片散装卫生巾的评论里,不解之人大有:“这也能用?”
“我有难处”,四个大字扣在回答的页面,让人看得心里泛酸。
他们在互联网分享的生活,被人放大后揪着穷苦讨伐。
好像这些贫穷,本不存才于世,都是些招揽流量的幌子罢了。
有网友分享自己在农村办的婚宴,爱人相伴,亲友围坐。
本是人生中最是美好的经历,却被网友指点:“环境太差,贫穷夫妻百事哀。”
在这些人的世界,婚宴不是凤冠霞帔、十里红妆,也该是白纱盖头、锦花绽放,怎么还能出现如此这般朴素的陈设?
可世界就是这样,有光鲜,就一定有暗面。
看不见的贫穷,仍是贫穷。
我见过打扮得光鲜的白领,走出金融中心漂亮林立的写字楼,回到月租几百块连窗户都没有的暗间。
也见过有人出入顶级资源的学府,返回北京一环里只有9平米大的房子。
狭小的空间,塞买了生活的必需品,连转身都费劲。
图源:博主玩车女神
我们惯见炫富,却总是很少有人展示真实的贫穷,所以我们理所应得地认定这世界充斥着绮罗。
贫穷千万种,看不到,不代表没有。
究竟什么,才算得上见世面?
从何时开始,人们将物质上的贫穷与没见过世面划了等号?
又从何时开始,坐过飞机、出过国,就等于“见了世面”?
“乡下孩子在教室里认字认不过教授们的孩子,和教授们的孩子在田野里捉蚱蜢捉不过乡下孩子,在意义上是相同的。”
这是著名学者费孝通曾在《乡土中国》中的观点,他认为,乡下人不知道城里发生的事,并非智力问题,而是知识问题。
就像,“城里人到乡下后连狗都不会赶一般”。
你眼中的“土娃娃”,其实懂得许多你从未知晓的道理。
电影《隐入尘烟》中,马老四与贵英亲手建造了一座土坯房。
砖块由泥土和成,需要在阳光下晒干才能质地坚实。
图源:《隐入尘烟》下同
房子砌起后,屋顶的排水槽由废弃玻璃瓶代替,瓶口刚好能流出蓄积的雨水。
他们知道如何平底起“高楼”,也知道如何结构房屋,为自己构建稳定的住所。
马老四还会用麦穗在贵英手上按出一朵花,而这,正是一部分人无法懂得的浪漫。
还有。
农民们知道在哪个季节该撒下种子,施什么肥料能让土壤更加肥沃。
他们见过麦穗金黄压弯腰的磅礴场景,也在夜里听过水稻田里的声声蛙鸣。
城市里被忽略的农民工都有一双巧手,从刷漆到打地基无所不通。
人们所炫耀的“网红店”,正是由他们一砖一瓦构建的基础。
图源:东方IC
你或许见过在布拉格广场看过日落,但那又如何?全世界,看的不都是同一个太阳吗?
如果读书获取的知识,只是为了让自己借此看低他人、贬低穷人,那么读书的意义又在哪里?
歌曲《芸芸众生》中的歌词,将这种现象描述得极为精准:
远渡重洋的学生以为把世界认清 / 却对楼下睡花坛的流浪者感到震惊
充满优越感和自信还以为没有过错 / 大言不惭的指责对方是自甘堕落
后来,在那条“有人说没坐过地铁就离谱了”的评论下,我看到了一条这样的回复:
言辞坚定,不卑不亢。
在纪录片《丁真的自然笔记》中,丁真带着些许羡慕的神情与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嘉宾李浩源对话。
“你读过很多书,去学校很多年吧?”
“我读了17年书了。”
图源:《丁真的自然笔记》
或许是想到自己的文凭,丁真惊讶道:“十七年,哇哦!”
李浩源没有表现出半点傲慢,只是定了定,用很温柔的语气说:“你在森林里那么长时间,你也和我一样,你也是读了很多森林的书。我就不懂森林的书。”
我想,这才是“见世面”的真正表现。
真正的“见世面”,绝非懂得多少名牌,也并非有多高的学历、去过的国家是否能列成一排国旗。
理解世界的多元性、看见世界的每一面,才是“见世面”的基础。
在面对不了解的事物时,坦然直接地说出“我不知道”。
当他人的嘲讽在上时,也能温柔且坚定地表达立场。
但愿,你我皆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