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原标题:唱好双城记 共建经济圈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资料图片)

2023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重庆市委召开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明确提出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市委“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的总抓手总牵引。重庆市政府随后发布《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部署了提升主城都市区极核引领、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推动成渝地区经济圈建设“十大行动”。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场景中整体谋划,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全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成为重庆“一号工程”和《行动方案》的内在要求。通过推进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建设现代化新重庆中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成为全市上下共同的奋斗目标。

发展规划协同:川渝联合印发《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

2022年9月,重庆市政府和四川省政府联合印发《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重庆21个区县和四川省广安市被纳入规划范围。“这是中西部第一个跨省域的都市圈规划,其核心要义是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创新水平协同提升、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毗邻地区深度融合等创新性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功能布局、提升发展能级,持续推进重庆都市圈一体化同城化发展,为全国培育壮大跨省域现代化都市圈探索经验、发挥示范。”重庆社会科学院院长刘嗣方说。

总面积262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包括重庆市渝北区和广安市邻水县部分行政区域的川渝高竹新区,是四川和重庆共同批准设立的全国第一个、目前唯一一个跨省域共建新区。川渝高竹新区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通过运行管理“同城共管”、规划编制“同城共融”、开发建设“同城共营”、资源要素“同城共保”、基础配套“同城共建”等“五个一体化”,着力打造双城经济圈毗邻地区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样板。

在川渝高竹新区科技创新基地热火朝天的建设现场,四川发展川渝合作产业园实业公司副总经理陈怀斌告诉记者,基地自2022年开工以来进展迅速,目前已有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四川省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和重庆大学低碳研究中心等10余家机构的核心项目签约落地。“产业孵化园1万平方米的样板房6月底前要交付了,加上12.4万平方米的科创服务区、接近18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和商品房,我们肯定能建成‘产业高度聚集、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产业生态圈。”陈怀斌说。

明月山是横亘在川渝之间的重要生态屏障。由重庆市梁平区牵头,川渝两地7个区县共同谋划建设的“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2021年以来先后签订实施了67份合作协议。梁平区与四川省开江县共建的开江·梁平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合作示范园区,已经发展为重庆3个重点农业合作示范园区之一。

位于重庆市垫江县的明月天香路,是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的先导示范工程。垫江县按照“三带三区”“七星伴月”的空间布局推动明月山区域互联互通,按照“长藤结瓜”的发展思路将周边景区串珠成链,将全长54公里的明月天香路打造成“风景名胜路”“产业发展路”“乡村振兴路”和“辐射带动路”。今年一季度,全县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0.8%,通过明月天香路前往景区的游客单日突破5万人次。

川渝两地更多区市县走进了共同打造地域品牌、做大做强文旅产业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夔门天下雄”的“中华诗城”重庆市奉节县,与四川省都江堰市、犍为县、大邑县、成都市郫都市和峨眉山景区通过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友好合作,实现游客互送、品牌互宣、营销互推、活动互访,还在著名的成都宽窄巷子成功举办了“共建双城经济圈 奉节好品进成都”展示展销活动。

独具民族特色的摆手舞,婉转动人的土家族民族舞……4月17日,“最炫武陵风”2023武陵文旅城市巡展在成都举行。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沉浸式布展和文艺巡游,又一次吸引了参加过四川游客“万人游酉阳”活动的胡容。“川渝一家亲的氛围很浓,‘世外桃源·宁静酉阳’给人的感觉很好。”胡容说。

产业迭代协同:一体化构建产学研用创新体系

成渝两地都是工业重镇,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双城经济圈的重要任务和使命。在重庆两江新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任胡定法看来,双城经济圈带来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产业链构建从强调“当地”变成了着眼“双城”。

成渝两地共建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让两江新区的重庆致贯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赵仕红看到了机遇。在川渝两地政府组织的一个企业交流会上,致贯科技和四川绵阳一家企业建立了联系。“这家企业正寻求在双城经济圈实现全产业链配套,我们的产品恰好能够直供他们使用,双方一拍即合。”赵仕红说,致贯科技现在平均每周要为这家企业配套100万片光学胶带,还由此和更多四川企业建立了业务联系,“今年大有奔头”。

位于重庆市开州区的开州工业园和四川开江经开区,是双城经济圈首批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开州工业园的智能家居、生物医药和开江经开区的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四大主导产业深度合作,通过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共建“万达开智能制造示范区”,在万州、达州和开州三地培育形成了先进材料、能源化工、食品医药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发挥研发创新优势为企业智慧赋能,也是川渝两地的一致行动。四川羽佳模塑有限公司原来是一家为汽车企业配套的传统企业,但近年来对全程精细化管理的需求与日俱增。2022年,羽佳模塑与哈工大重庆研究院合作,不到半年就完成了数字化改造,存货资金降低了1000余万元,生产成本和物料浪费都降低了10%,产品准时交付率则提高了15%。

由重庆长寿经开区、中物院成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成都工物科云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川渝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发挥自身优势助力招商引资、科创服务和企业成长,一年多来已帮助长寿企业成功申报7个国家项目。为缓解初创期、成长期中小微科技企业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融资难问题,重庆市北碚区和四川省绵阳市共同组建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基金,重点投向战略新兴产业和科创类特色产业。

5月10日,记者在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微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实验室,见到正忙着做实验的电子科大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研究生陈城。她和几位同学在长达5个多月的设计和实验后,即将完成一款静电保护器的制作。

电子科大重庆微电子研究院,是双城经济圈建设67个重点项目之一。研究院瞄准双城经济圈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三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开展研究开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和智库合作,已成功转化了30多项科研成果,目前还在同时孵化7家企业。双城经济圈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研究院产学研深入对接的平台对青年学生极具吸引力,最近3年已有211名电子科大在校学生从成都来到重庆接受科研历练。

社会治理协同:让双城经济圈“惠民有感”

张女士是个生活在重庆的成都人,她准备和老家的朋友合伙创办企业,但一想到要回成都办理相关手续又觉得很麻烦。最近她听说重庆(西部)科学城开通了川渝跨省通办业务,就前往咨询,没想到从提交资料到拿到营业执照只花了2个小时。“现在这效率确实太高了,太方便了!”张女士忍不住一个劲“点赞”。

这份“新鲜出炉”的营业执照,是双城经济圈深化“川渝通办”的缩影。2020年以来,川渝两地创新推出营业执照异地互办互发服务平台,共创开放共享、协同共建的一流营商环境,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提升。截至2022年底,双城经济圈共有市场主体1151.13万户,同比增长了7.8%。

分3批次发布311个事项清单,推动“川渝通办”从市场准入到全方位协同,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让双城经济圈的高质量发展更加“惠民有感”。川渝两地人社部门共同印发基本公共服务统一要素表,32项试点服务事项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试点先行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资金定期结算,办理时限由45个工作日缩短到10个工作日。推动建立川渝地区首个跨省市社银一体化网点,实现63项人社业务24小时自助办理、92项人社业务单一窗口办理,最大限度让群众和企业“只跑一次”甚至“一次不跑”。

2020年川渝两地启动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发展,逐步实现了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贷款等50余项信息实时在线共享,以及住房公积金缴存人贷款资格校验、贷款提取等18个“川渝通办”事项,目前已累计发放异地贷款近24亿元。不久前,川渝两地又决定在高竹新区设立首个住房公积金跨区域服务实体专区,探索通过构建住房公积金统筹使用机制和资金融通使用模式,促进双城经济圈人才和资金要素合理流动。

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促进了生产要素的高效集聚,加速了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川渝通办”日均办理业务近2万件次。与此相应,今年1至4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新增投资超过1163亿元。(记者 张国圣 李宏 黄汉鑫)

上一篇 下一篇
x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