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学记》曾言:“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育工作者如何成为真正的善教者?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走进《学记》,考镜源流,受益匪浅。

明根本。文史学家钱穆先生认为:“中国教育弊病之一是重实利主义,实利主义之病,在乎眼光短浅,不从本源处下手。”何为本源?《学记》中言:“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圣贤之言,言犹在耳,化民成俗便是本源。当下常言:“五育”并举,德育为先。人无德行,何以行世?是故为师者应当养浩然之气。如此,方能成为善教者。

立师道。从师学习的风尚古已有之,《学记》曾言“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此处之“严”,当释义为尊敬。言传不如身教,为师者应当尊贤尊老,虚心求教,为学生树立“严师”的榜样。如此,方能成为善教者。


(资料图片)

强专业。“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此言不啻一声惊雷,为教者应当时时吟诵,莫要成为照本宣科的“冬烘先生”。反观诸己,教师在教学前应当读透教材,认真备课,积极准备;在教学中应当循序渐进,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后应当诚心正意,积极与学生交流,使学生不畏惧学习,而以学习为乐;在寒暑假中应当大量阅读诸子百家著作,而不拘泥于某一学科著作,尽量让自己的知识庞杂而又自成体系。如此,方能成为善教者。

知学情。《学记》有言:“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学生学习时,有的失于贪婪求多,但吾生之有涯而学无涯,又岂可尽知?有的失于孤陋寡闻,自然孤学无友,见闻不博。有的失于浅尝辄止,不肯深入探究,自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有的失于故步自封,不愿援疑质理,自然“思而不学则殆”。为师者应当对种种求学弊病熟记于胸,对症下药。如此,方能成为善教者。

晓方法。教学中不能凭一腔热情而逞匹夫之勇,为师者应当懂得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自然事半功倍。反观《学记》,其中所提及的教学良方颇多,使人深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教师在教学时切忌盲目自大,应当不耻下问。“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在教学时应当多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独立判断的能力。“禁于未发之谓豫”,在邪念未萌发之时就加以防止,防患于未然;“当其可之谓时”,在可接受教育之时就加以教育,适时引导;“不陵节而施之谓孙”,不超越阶段而循序渐进施教,遵循教学规律;“相观而善之谓摩”,互相观察而学习别人的优点,见贤思齐。“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育中引导学生而不牵制学生,劝勉学生而不压抑学生,启发学生思考而不说尽,教育需要留白。“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教学中应当善于广用比喻,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如此,方能成为善教者。

高境界。《学记》中将古之教育分为小成、大成与“化民易俗”三种境界。小成包括句读志趣,敬业乐群,博习亲师,为教者不能以小成而沾沾自喜,止步不前;大成包括知类通达,强力不反,为教者不能以大成骄傲自满;“化民易俗”方能使“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为教者自当心怀青云之志,而不做皓首穷经迂腐之人。如此,方能成为善教者。

《学记》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教材不断更新,学情不断变化,教学方法也更加丰富,《学记》自然不能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但我相信常读经典,一定有所裨益,愿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能成为善教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光添彩。

(作者系新疆库尔勒市第二十三中学教师)

●请读者思考

“六经皆史也”,读史使人明智,在阅读《学记》时,它给当今的教育带来哪些启示?在教学中,又如何提升为师者的教学艺术?

上一篇 下一篇
x
相关阅读